动车风采 线路探秘 孪生视界 人物百科

CRH380AL(二阶段)

CRH380AL(二阶段)动车组2011年07月问世,属于CRH380A系列,14M2T编组,列车全长403 m,设计速度380 km/h 。

简介

2009年09月28日订单中的后70组为CRH380AL(二阶段),二阶段CRH380AL进行了统型化改进,统一了操作界面,优化了乘客体验。二阶段CRH380AL采用新的坐席配置,将商务座设置于1车和16车,4车也由一等座车改为二等座车等,商务座定员26人、一等座定员112人,二等座定员923人,全列定员1061人,后期根据统一部署,列车编号调整为2571-2640。

同时CRH380AL二阶段最后一组列车(CRH380A-6140L,调整后的编号为2640)还承担了智能高速列车试验车的作用。首次提出智能列车的概念,以高速列车为核心,以全息化列车状态感知和数字化运行环境为基础,以信息化智能处理与交互为支撑,具有自检测、自诊断、自决策能力的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并能提供数据通信、资讯服务、电子票务等个性化服务,实现高速列车安全可靠运行和全生命周期能力保持和优化,以实现形成智能列车产业化能力并形成相关设计、制造标准以及行业技术及标准体系,研制满足分层感知的智能传感器和电子标签并形成相关设计与检测系列标准与实验规范,进而实现运用检修效率提高25%,定期检修检修效率提高20%以上。系统主要由车载智能感知网络、车载数据处理中心、车载旅客服务系统以及车载无线通信系统构成。其中车载智能感知网络在每个车厢设置一个网络单元,构成环形千兆以太网作为传输网络,将性能参数、动态数据等车载数据传输到车载数据处理中心,与列车既有的WTD、TBDR、AAD等设备接口采集列车监控数据,并通过加装的传感器、采集终端、摄像机等补充采集安全、故障、检修灯必要信息,实现数据动态感知。车载多模无线通信实现车-地的实时传输列车运行状态和诊断数据,车载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在途预警并向上传输,以实现基本信息和运行数据显示和监控、在途预警报警、故障记录等功能。除了面向列车运维,整个系统还可以实现旅客服务信息的发送并提供更丰富的旅客导向服务和互联网服务。不过遗憾的是,关于CRH2系列的落后列车网络仍没有做出较大的革新。

智能动车组其余车型
CRH380AL(一阶段)
CRH380AM
CR400BF-BS
CR400BF-C(冬奥版)
CR400A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