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纪元·星海无界(2024年)

钢轨尽头是星海:当陆地开始以光年呼吸

"CR450科技创新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科研项目,包括研制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等多个高铁科技创新项目。历经多年的研发,2024年12月29日,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国家铁路试验中心举行发布仪式,正式亮相,标志着"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CR450AF
研究目标
国际领先,一鸣惊人

CR450动车组依托于中国标准动车组,在技术角度实现全面迭代升级,突破了减阻降耗、减振降噪、全要素轻量化系统集成3大成套技术,大功率永磁牵引、时间敏感列车网络通信、多级控制制动3大系统技术以及高临界速度高安全转向架等多项关键技术,旨在保持运行能耗、车内噪声、制动距离等主要指标与350 km/h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实现400 km/h运行,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实际线路试验来确定边界条件并验证顶层指标,从需求出发制定项目的技术条件,先后完成百余项试验验证,探知列车速度提升相关参数变化规律,获取不同速度条件及桥梁、隧道、曲线等不同工况环境下的数据特征,使列车尽可能减少对线路硬件条件的依赖,进而在不进行线路改造或无需大规模改造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既有线路运行速度由350 km/h提升至400 km/h

CR450科技创新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了动车组列车技术和速度提升之外,基础设施建设、通信信号、网络技术甚至客舱服务都是研究课题。同时,CR450科技创新工程也是多学科、多领域融合与共同创新的体现,它不只是关乎铁路和轨道交通,还有效促进我国结构、材料、电子、通信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新技术落地,推动材料学、力学、声学等学科的进步,研发过程中带来的技术进步不仅能够用于轨道交通领域,还能够惠及其他领域,促进我国科技水平发展。

更高速

通过优化气动外形、牵引系统,能够满足时速400 km/h运营,并实现450 km/h或更高的试验速度。CR450 动车组样车牵引系统采用水冷永磁电机,这是永磁电机首次应用在中国商业运营的高铁列车上。

更安全

拥有超强制动系统,在涡流制动、碳陶制动盘的加持下,制动距离与CR400以350 km/h运行基本一致。优化列车各方面主动和被动安全措施,保证万无一失。

更节能

新型材料和全新的结构设计,整车减重10%,转向架包覆结构措施,优秀的气动外形和机械性能,使整车运行阻力降低22%。

更舒适

运行噪音降低,客室空间增大,提供不同样式的商务座、单人包间、四人包间等,无障碍卫生间、餐吧区都进行了重新设计。

更智能

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行车控制、安全监控、智慧运维能力全方位提升,做到自感知、自诊断、自决策。

技术引领
构建全球高铁技术标杆

技术破界——从 "速度追赶" 到 "全面超越"CR450 的试验时速达 450 公里,运营时速稳定 400 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从 350 公里 "商业运营领跑" 迈向 400 公里 "技术无人区"。其核心突破(如永磁电机、碳纤维轻量化、制动响应提升 30% 等)不仅实现 "提速不增耗、降噪不降速",更构建了时速 400 公里的全套技术标准体系。未来,高铁技术将向全谱系化(覆盖城际、市域、高速)、极端场景适应性(高原、跨海、高寒)延伸,巩固我国在全球高铁领域的 "技术定义权"。

绿色低碳——从 "规模扩张" 到 "效能革命":CR450 通过减阻 22%、减重 10%,实现时速 400 公里能耗与 CR400(350 公里)相当,单公里耗电仅 22 度,成为 "低碳标杆"。未来高铁将深度融合新材料(碳纤维、镁合金)、新能源(绿电牵引)、循环技术,例如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可降解内饰等,助力 "双碳" 目标。同时,国铁集团明确将 CR450 技术向普速铁路渗透,推动全路网能效升级。

全球拓展——输出 "中国标准":R450 的发布强化了我国在国际高铁市场的话语权。继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后,未来将依托 "一带一路",推动 400 公里技术标准在东南亚、中东欧等地区落地,同时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如 UIC 标准)。此外,CR450 的 "技术包"(如永磁驱动、减振降噪)可赋能全球既有线路改造,实现 "中国装备 + 中国方案" 的双重输出。

上一篇
创新腾飞·追光之轨(2017年)
返回首页
动车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