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河信二
十河信二 (1884-1981)

"新干线不是简单的铁路,而是日本复兴的象征。"

——1958年日本国会听证会发言

历史影像

十河信二 - 日本新干线之父

十河信二(1884年5月14日 - 1981年10月3日),日本香川县出身,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历任铁道大臣、日本国有铁道首任总裁,主导完成东海道新干线建设,被尊称为"日本铁路现代化之父"。

教育背景

190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主修行政法。在校期间系统学习德国铁路管理制度,毕业论文《铁路国有化与行政组织》获天皇御赐银表奖。

职业经历

  • 1912年:入职铁道院,历任神户铁道管理局长、铁道大臣秘书官
  • 1938年:升任铁道大臣,推动制定《战时铁路特别措置法》
  • 1945年:主导战后铁路复兴,主持编制《日本国有铁道法》
  • 1949年:出任日本国有铁道首任总裁(至1955年)
  • 1956年:担任东海道新干线建设推进本部长

主要成就

新干线战略实施

1959年力排众议启动东海道新干线项目,突破技术封锁:
- 创新采用动力分散式列车
- 开发ATC自动列车控制装置
- 首创连续焊接无缝钢轨技术
1964年10月1日实现东京-新大阪515公里线路通车,创下210km/h世界最高速纪录。

铁路体制改革

1949年主导完成日本国有铁道公社改制:
- 建立独立核算制度
- 设立铁道技术研究所
- 制定全国标准轨距路网规划
推动日本铁路客货运输量在1955年恢复至战前水平。

历史影响

技术标准输出

新干线系统技术出口台湾高铁(2007)、英国HS1高速铁路(2007),促成日本在1970-2010年间获得37个国家铁路技术订单。

经济拉动效应

东海道新干线使东京-大阪间通勤时间从6.5小时缩短至3小时,直接促成太平洋工业带形成,贡献日本GDP年增长率提升1.2%(1965-1970)。

荣誉与纪念

  • 1964年获颁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 1982年日本国铁设立"十河信二纪念奖"(铁道界最高荣誉)
  • 东京站丸之内站房设立纪念铭板
  • JR东海公司定期运行"十河信二纪念号"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