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梅院士
刘友梅院士 (1938 - )

“电力机车是铁路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刘友梅

相关图片展示

刘友梅 - 中国电力机车技术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刘友梅(1938 年 2 月 16 日 - ),江西吉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之父”。长期致力于铁路电力机车及高速列车的研发工作,是中国电力机车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

教育背景

刘友梅 1961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后进入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工作,开启了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发征程。

职业经历

刘友梅自 1961 年起扎根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历任技术员、总工程师、所长等职。他主导了多代国产电力机车的研发,包括韶山系列电力机车和“和谐号”动车组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中国铁路从蒸汽时代迈入电力牵引时代。

主要成就

韶山系列电力机车研发

刘友梅主持研发的韶山型电力机车是中国第一代干线电力机车,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电力机车国产化从无到有的突破,为中国铁路电气化奠定了基础。

高速动车组技术突破

作为“和谐号”动车组技术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攻克牵引系统、制动技术等核心难题,推动中国高铁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历史影响与贡献

推动铁路技术自主化

刘友梅坚持自主创新路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使中国电力机车从依赖进口到全面国产化,大幅降低铁路运营成本,提升运输效率。

培养高端技术团队

他培养了一支涵盖机车设计、制造、试验的全链条技术团队,为中国高铁技术的持续发展储备了核心人才。

荣誉与纪念

  •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设立“刘友梅创新工作室”,传承其技术理念,持续推动行业创新。